自1984 丁爾勁牧師夫婦(丁吳月嬌師母)接續事奉(1977年神召神學院畢業、1976~1980在台中開荒建立台中健行神召會 1980~1983 擔任神召神學院總務及教學事工 1984返回母會本堂事奉迄今。 期間並擔任區會會長數任、 並負責神召會出版社及豐生主日學教材資源等事工推動。)
會務事工除全職傳道人牧師夫婦,另有神學生實習協助。執事會並通過增聘牧師助理傳道,正禱告尋求中。另|有瞿荊州(已安息)、周少華(已安息),周駿三位長老暨執事會顧問馬溥蔭(已安息)一人。另男女執事各十人,分設敬拜、靈修、文字、總務、探訪等組協助教會事工推展。
教會|並非以現今小組趨勢發展,現仍以團契型態推動教會事務(共有兒童團契、青年學青團契、青年社青團契、少年團契、弟兄團契、姊妹團契、夫婦團契 )。各團契均有核心同工負責推動團契事工。
每週主日上午9:15同時有敬拜事工(一樓兒童團契、地下樓少年團契、二樓主堂主日敬拜)上午10:45(全堂轉換成主日研習: 兒童分搖籃、幼、初、中、高五班;成人級三至四班;英文查經班一班;嵩年班一班)
每週三晚為查經禱告聚會。另週間則有各團契及地區小組聚會。
中國大陸淪陷後,中國神召會於一九四八年展開台灣的宣教事工,一九五三年三月美籍宣教士德力滿(Henrietta Alta Tieleman)、師爾德(Alice F. Stewart)、梅樂覲(A. Ruth Melching)、冉波曼(Palma Ramsborg )於報紙刊登廣告,請由大陸來台的神召會會友聚集一堂。於是成立了『和平東路神召會福音堂』(即本台北市中心神召會)展開各項福音事工.
本會初創時期乃租用和平東路一段房屋聚會(現今國立師範大學斜對面),後因事工需要乃購置羅斯福路古亭市場內一棟兩層樓房子為會所,後因人數倍增無法容納,乃轉而租用台北北師院大禮堂聚會,後又轉租羅斯福路二段房舍為禮堂,並發起建堂的準備。
眾弟兄姊妹以長時間的禱告及奉獻,選訂購買教會現址土地,準備建築禮堂。惜購買土地後無力建設,但感謝全能的神,差派柯凱琳基金會馬丁牧師路經台灣,透過該基金會的協助建築完成三層樓禮堂(相對條件: 完成後經濟能力回復後,當協助另一教會建堂。感謝神在神的帶領祝福及李廣業牧師的鼓勵下,共協祝台北縣及高雄市兩處的建堂事工)。本堂眾弟兄姊妹亦再一次奉獻與認捐,加建了第四層。
教堂終於在一九六六年 落成舉行獻堂感恩聚會,邀請馬丁牧師及當時現職台北市市長高玉樹先生剪彩啟用。
如今轉眼三十餘載,昔日教堂門口的三輪車站已不復見,週遭的日式矮房,紛紛改建大樓聳立,許多人事物改變,但不變的是神救贖大能仍不變,無以計數的生命在這大樓中蒙神的祝福,相信至亙古主恩必常偕。
聚會時間 |
聚會項目 |
聚會地點 |
備註說明 |
每星期日 上午09:15 |
主日早敬拜 |
2F禮堂 |
|
兒童團契 |
1F副堂 |
|
|
少年團契 |
地下樓教室 |
|
|
每星期日 上午11:00 |
主日聖經研習 |
各班教室 |
分兒童級/ 成青級 /英文查經 |
星期日 中午12:00 |
夫婦團契 |
1F副堂 |
每月第一星期日中午聚會 |
每星期日 晚上19:30 |
提摩太研習 |
1F副堂 |
|
每星期三 晚上19:30 |
查經禱告聚會 |
2F禮堂 |
|
星期五 晚上19:30 |
弟兄團契 |
1F副堂 |
每月第二星期日後之週五聚會 |
星期六 下午14:30 |
姊妹團契 |
1F副堂 |
每月第一及第三週週六聚會 |
每星期六 晚上19:00 |
青年團契社青 |
地下樓教室 |
|
青年團契學青 |
1F副堂 |